当前位置:市场报道网-> 消费 >内容

长城汽车携众多智能化成果亮相2021数博会咖啡智能2.0加速迈入认知智能

9月8日,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落下帷幕。长城汽车以“科技长城享出行”为主题,携哈弗、欧拉、坦克、威牌、长城枪五大热门车型及八大智能、数码硬件亮相展会。展会现场动静结合,多维度展示了长城汽车在智能领域的成果。场外智能驾驶体验区以“场景+体验”的方式,通过自动泊车、自动驾驶、连续S弯等智能驾驶环节,吸引现场媒体和用户排队打卡;在会场静态展区,以“产品+说明书讲解”的方式展示了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DV02多功能无人车、following 150装载机器人等8款智能驾驶硬件产品。展会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咖啡智能2.0加速汽车智能化转型。

目前,随着产业转型,汽车正逐渐被定义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和“数据空间”。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在9月7日的“2021国际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出行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未来,长城汽车要让汽车成为具有思考、判断和可持续成长的智能伙伴,实现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进化升级,实现主动找人服务。

与传统汽车相比,智能汽车要求所有系统,如动力总成系统、车身控制系统、辅助驾驶和驾驶舱系统、安全舒适系统、智能驾驶等都要全电子化。认知智能是汽车实现全面智能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长城汽车最终实现智能化升级的技术载体就是其正在全力打造的咖啡智能平台。

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分享了主题。

目前,咖啡智能已经升级到2.0阶段,在行业内首创了“三智能融合”的产品理念。从感知、数据、交互、服务等角度,不断推进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智能服务的技术迭代。并实现了智能驾驶舱升级、智能驾驶升级、智能服务三大升级。

在智能驾驶舱方面,咖啡智能2.0以“交互+AI+生态”为三大核心要素,打造不断成长的移动生活空间。通过可扩展的大型计算中心为智能汽车的增长提供动力。未来,咖啡智能将以AI交互架构为基础,整合语音、视觉、感知等核心算法。今年将实现从“可视到语音”到“可控到语音”的转变,大幅提升整车智能语音交互能力。到2022年底,将实现多模态交互,包括唇语识别、手势和动作识别、眼球追踪等视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未来将通过AR/VR、语音、视觉、AI等交互技术的结合,实现沉浸式、交互式的智能驾驶舱。

第八届科技节智能驾驶舱展区

在智能驾驶领域,咖啡智能2.0将根据不同的产品定位,同时采用多平台、多路线,充分打造系统差异化,通过功能的快速迭代,为不同品牌的用户创造惊喜。一方面,通过基于模型预测的经典理论算法,保证了系统的绝对安全性;另一方面,它还集成了基于AI人工智能的创新算法,实现卓越的用户体验。将于2022年推出的更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将拥有更多可在全球量产的计算能力,可以实现特定场景和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此外,长城汽车构建了基于百万智能车载终端的众包生态,可以实时感知驾驶环境,生成多场景、智能地图,进而与自动驾驶形成数据闭环,相互促进。

第八届科技节智能驾驶展区

智能服务方面,以智能互联平台为核心,连接车载终端和智能网联终端,聚合内外服务生态,开放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基础设施和更多第三方平台,建立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端云一体化云大脑。通过人、车、场景的深度融合,实现用户在线、车辆在线、商家在线,从而解决用户用车过程中的各种痛点。拉通手机端、车载端、4S店铺端、运营端、云端,打造多终端一体化服务集成平台,实现“服务找人”。预计到2023年,长城汽车将实现云平台完全自主开发,支持智能互联、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终端、云协同能力迭代,实现万物互联、L4智能驾驶终端云协同、场景化、个性化服务推荐。

R&D团队的全球布局,为技术升级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长城汽车已在美、日、德、加等7个国家的9个城市建立了R&D中心,形成了以中国总部为核心,覆盖欧、亚、北美的全球化R&D布局。此外,基于未来软件定义汽车的新趋势,长城汽车的R&D能力也在向软件R&D投入更多资金..长城汽车在中国建立了五个软件R&D基地,包括保定、天津、上海、大连和成都。并成立了窦宪智能、墨豪智行科技、诺博科技等一批软件开发科技公司。长城汽车现在拥有3000多人的软件团队,专注于核心软件、算法等领域的技术开发。预计2023年,R&D人员数量将从现有的15000人翻倍至30000人,其中包括10000名软件开发人员。

标签

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的双重浪潮下,汽车智能化是大势所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移动技术等前沿技术的深入应用,行业技术壁垒逐渐增加。升级到2.0的咖啡智能平台,在智能汽车领域逐渐形成了技术壁垒。未来,凭借强大的R&D布局和技术创新能力,相信长城汽车在“科技长城”和“智慧长城”品牌理念的驱动下,能够在未来五年乃至未来十年持续稳步提升在世界汽车行业的地位,引领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一周热文
热门推荐
热点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