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期一个月的南京江宁区首届 “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已进入尾声。本届“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由南京市江宁区科协主办,联动全区各相关单位协同推进。系列活动突破传统科普模式,采用“理论+实践”“专业+趣味”的多元形式,将科学理念与科普实践深度融合,更以主场活动为核心搭建新质生产力专属展示平台。截至目前,本届“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已为全区市民呈现542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科普活动,其中293场活动已被推荐至全国科普月活动平台,成功点燃了全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潮。
9月11日,江宁区首届“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暨新质生产力成果展在江宁科技创新中心举行。主场活动汇聚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及科普志愿者100余人,通过新质生产力成果展、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四长”科普经验分享等特色环节,呈现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蓬勃态势,成为本届“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的核心亮点。
值得关注的是,江宁区“南京中药现代化科普基地”“南京晓庄学院人工智能+教育科技馆”“机御未来机器人科普教育基地”“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瑞继保展厅”四家科普教育基地,近日成功入选“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名单,为区域科普资源矩阵再添“硬核力量”。
在“科普有约”系列配套活动中,江宁区科协精准整合资源,组织数十位院士专家、资深科普讲师深入校园、社区,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幸福课堂”“科普惠民行”等主题活动近30场。其中,针对老年群体的“智慧助老”手机大赛颇具实效,志愿者手把手指导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挂号、社保查询、电信诈骗防范等实用技能,切实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难题;面向社区家庭的“科普惠民行”活动则走进谷里、横溪等10余个街道,将科普资源送到居民“家门口”;“幸福课堂”更是凭借高互动性成为本月“人气担当”—— 活动现场,机器狗互动表演、无人机飞行展示、自制龙卷风实验等热门项目吸引上百组亲子家庭参与,孩子们在科普讲师的专业指导下亲手搭建科普小制作模型,在沉浸式实践中直观感受“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独特魅力。
“科普月绝非‘一阵风’式的短期活动,而是江宁区传播新质生产力理念、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长期抓手。” 江宁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江宁区将推动本届“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中的优质内容实现常态化开展、品牌化运营,尤其要聚焦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进一步整合高校、企业等优质科普资源,持续深化科普工作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让科技红利更广泛地惠及全区市民,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普动能”。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俩月超去年全年险企举牌热归来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液态储氢加氢示范系统及
广汽埃安发布夸克电驱技术:1.9秒“破百”,全
诺基亚推出旗下首款Wi-Fi6E网关Beaco
黄润秋:保护生物多样性向世界提供中国经验
Canalys报告:2022年可折叠手机出货量